《金台奇侠传》中国拳王——金台
佛堂人贾沧斌花费20年时间,找到金台故居“金庄”;其实,金庄不是村名,而是一幢大宅子。
金台是红云大师爱徒,北宋武学奇才,是传说中中国武学第一人,号称武功古今天下第一,有“王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之说。在传奇小说《金台奇侠传》《金台三打少林寺》《铁臂金刀周侗传》以及评书《金台传》《金台小史》等书籍中,都明确记载金台是“浙江金华府义乌县佛堂镇人”,也有的说他是佛堂金庄人。
那么,金台真有其人,义乌真有金庄吗?那么多关于金台的传奇故事是不是都只是艺术创作呢?在这春天里,让我们一起寻找金台的义乌足迹。
传奇小说中的金台其人
在《金台三打少林寺》中,作者是如此介绍金台的:此人姓金名台,时年22岁,乃浙江金华府义乌县人氏……金台智勇过人,所向无惧,剪强除霸,扶弱济困,人称天下拳王。金台的入室弟子乃宋时有名之朝廷教师周侗。周侗的学生有水泊梁山马上五将之一、原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步下五虎将之一、景阳冈三拳打死吊睛白额大虫之武二郎;还有河北玉麒麟卢俊义。就连抗金名将岳飞,亦是金台再传弟子、周侗关门徒儿。金台天下拳王之称,名不虚传,市井细民,有口皆碑。怪不得论起历代英雄豪杰,有三不过之称,即“王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
《铁臂金刀周侗传》中说:金台在先朝是一名赫赫武将,原系武林出身,河北贝州府梧桐庄人氏,祖籍乃浙江金华府义乌县佛堂金庄。自幼投师蛋子僧,学得一身出色本领,年轻时广交天下武林好汉,行侠仗义,曾偕同结义弟兄,力挫七十二座擂台,打遍天下无敌手,荣获“天下拳王”之称。
在《金台三打少林寺》的开篇引语中,作者称金台是一个理想中的英雄豪杰人物:话说北宋四帝仁宗驾崩,五帝英宗即位,改元治平。当时,由于朝政腐败,纲纪日废,治而不平,上有奸臣当道,下有污吏横行,闹得国不泰,民不安,纵使风调雨顺,百姓仍难免啼饥号寒,真正是生灵涂炭,饿殍遍道。万民求神不应,拜佛不灵,冀清官之降临,先朝包龙图能有几个?只好寄希望于武林,托理想于豪杰,遂有金台其人其事问世。
佛堂民间流传的金台故事“在义乌当地还流传着许多金台的传奇故事。我正着手准备写一本关于金台的书,书名都想好了,就叫《双林金台传》。”贾沧斌告诉记者,现在他已经整理出了一个金台打擂及打擂以前的故事,而这也是义乌流传的关于金台的主要故事。
记者发现,在金台10岁以前,不管是古典小说,还是义乌的民间传说,故事都非常相似。在金台漂流江湖以后,才有了不同版本。在义乌民间传说中,金台在这两年江湖生涯中,经历了很多磨难。后来,他遇到了蛋子僧,被蛋子僧带回到义乌法惠禅院,在蛋子僧的培养下,终于练成绝世武功,打擂成功后,被称为“天下拳王”。但是,在古典小说中,金台12岁后就到了河北贝州,得到推掌公田七和吹壁风胡同的青睐,在两人的精心传授下,十八般武艺学得样样皆能,般般都精。不过,到了打擂的故事时,两种传说就又比较相似了。
义乌民间传说里说,洋滩市的东边,有座高山叫东干山(现名山王殿山),东干山坐东朝西,东干山西面山脚下有麦磨山、天井山、灯头山三个丘陵馒头小山坡,紧靠这三个小山坡的西面,是洋滩市所辖的金庄。庄主金沛然,娶陈氏,老年得子,取名金立,宠爱有加。金立周岁时,金沛然夫妇为了答谢祖荫庇护得子,清明时节就带着金立一起前往东干山祖坟扫墓。春天的山里非常漂亮,乳娘看小金立喜欢映山红,就带着他上山去摘花,离开了金沛然夫妇,越离越远。就在这时,突然从树丛中闯出来一只斑斓母虎,乳娘情急间被一个树桩绊倒,把小金立摔出身外,那母虎叼起小金立转头就走。等到金沛然夫妇赶到,那老虎早已叼着小金立消失在深山老林之中。
在洋滩市上,有位叫白成恩的成衣师傅,是金沛然的朋友。得知金沛然上坟失子的消息后,前来探望安慰,见朋友夫妻双双病倒在床上,白成恩生了恻隐之心,心想自己有二子一女,金家一独子已失,万一夫妇悲极有个三长两短,岂不全家都毁了。白成恩遂提出愿意将自己刚刚出生才满月的小儿子送过来给金家,并发誓终生守口如瓶。金沛然夫妇大喜,收下此子,取名金台。
金台的家,与法惠禅院仅仅一江之隔,是金台最喜欢去玩的地方。寺内有个矮个子和尚,人称蛋子僧,他十分喜欢逗着小金台玩,并经常教小金台一些练武基本功。
金台10岁那年,金沛然夫妇先后病亡,剩下金台孤苦一人,流落江湖,经历诸多磨难……蛋子僧把小金台带回法惠禅院。其间,蛋子僧还从母虎身边带回了金立,将喝虎奶长大的金立调教成人,使得金立金台兄弟相认。在蛋子僧的调教下,金台练成绝技。
宋仁宗暮年,国库空虚,各州府官库无钱,就向老百姓强征或强借,搞得人民怨声载道,各地纷纷发生农民反抗斗争。但是,当时朝中身兼丞相、国丈、太师的澹台伟尚嫌不足,久谋篡夺皇位。他私下与西夏国勾结,派来一名破戒的武僧———黑风僧前来中原摆设擂台,要挟懦弱的宋英宗,欲霸中原。宋英宗听信澹台伟谗言,不知澹台伟想趁机把天下英雄豪杰都召到皇城,以借打擂为名,加以陷害,他可稳取赵宋江山之计,便依澹台伟之言,于治平二年(1065)元月下诏,招天下豪杰赴京打擂。
金台在双林寺僧的力推下,与金立一起进京打擂,并在擂台上一拳打死了西夏国的武士黑风,被称为“天下拳王”。宋英宗赐封金台为皇城殿上御教师,并奖赏他御银十万两。因为金台是双林寺僧所推荐的俗家弟子,因此,宋英宗三年,御赐“宝林禅寺”匾额一块。金台把皇上所奖赏的御银,全部捐赠给双林寺。双林寺得以发达,建僧舍1200余间,僧侣发展到了2000多人。
找到佛堂金庄,花费20年那么,北宋时的义乌县佛堂金庄现在究竟是在哪里呢?记者采访到了佛堂的“活字典”、人称“佛堂史痴”的贾沧斌。为了寻找金庄,贾沧斌足足花费了20年时间,后来,他根据双林寺有关金台的传说故事,按照当年双林寺鼎盛时期的方圆五里辐射圈进行查找。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让他幸运地找到了金庄。而且,在经历这么多年历史变迁以后,金庄依然保存着当年的样子,门牌上赫然就写着金庄的名号。
经过调查核实,贾沧斌认为,当年的义乌县佛堂金庄就位于现在义乌市江东街道许宅村的东头。它东靠麦磨山、天井山、灯头山三个小山头,南与浮玉山的法惠禅寺(遗址)隔江相望,西邻后园村,北与许宅村紧紧相依。而在以前,这里就属于义乌洋滩市的范围。关于金台的故事大多与洋滩市及附近的法惠禅寺有关。
3月1日,在贾沧斌的带领下,记者终于找到了金台的老家。记者看到,金庄其实就是一幢有着14间房子的老宅,虽然明朝时重修过,但到现在已破败不堪。从外面看,金庄处于一片新楼房的包围之中,如果没有门牌上的“金庄”字眼,很多人都会以为这只是农村中常见的老房子,看一眼就会匆匆走过,谁也想不到,这就是那个号称“天下拳王”、“中国武学第一人”金台的老家。
带着一种崇敬的心情走进金庄,遇到一个年轻的妇女,听记者说了来意后,妇女说,金台的事情现在只有她公公孙仁鑫才清楚,并带记者找到了在村外开浴室的孙仁鑫。
今年77岁的孙仁鑫是如今金庄最年长的老人,也是仅有几个知道金庄来历和金台传说的老人。提起金台,老人显得很激动,老人说,现在许宅村要旧村改造了,他非常希望能通过媒体的呼吁把金庄的地名给保存下来,最好是把金台的老房子一起保存下来,像金台这样的名人,那可是义乌宝贵的文化遗产啊!
“我爷爷说,金庄原来是金台的家,后来金台出家以后,没有后人,这金庄就成了别的姓氏的家了。起初转给姓余的,最后才传给我们姓孙的。金庄听上去是一个村子,但其实就只有一幢老房子。金庄村一直以来人丁不旺,一般都只有二十来个人。”老人说,以前,房子只有后进几间,其中有三间老屋是明朝时候重修过的。原先,房子的墙壁都是石头和泥砌的,现在留下来的只有一堵墙是金台那个年代的了。后来,祖上扩建这房屋,也就成了现在的样子,共有14间房。由于金台的因素,再加上中国农民勤劳节俭的特性,金庄的老房子一直都得到了很好的管理,在孙仁鑫的手上,就曾经修葺过两次。
“我现在住在金庄2~8号,有一个儿子和五个女儿。”几年前,在每个村子都做门牌号的时候,有心的孙仁鑫就特意把“金庄”做进了门牌。虽然只有七八间房子做的是金庄的门牌,但也正因为有了它,才让寻找佛堂金庄20年之久的贾沧斌得以圆梦。
以前,金庄确实属于佛堂镇的,后来才归属于新设立的江东街道。现在,许宅村就要实施旧村改造了,按现在的方案,旧村改造以后,金庄就将不复存在了。孙仁鑫说,他们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旧村改造以后,能够继续保存金庄的地名,让后人永远记得金台,保住义乌这个珍贵的文化遗址。因为,根据现在的农村旧村改造政策,将金庄的老房子保留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能列入文物保护单位。
义乌留有众多关于金台的线索据义乌民间传说,金台在擂台上一拳打死黑风后,宋英宗加封金台为皇城殿上御教师,逢官高一级。金台谢过龙恩,即刻奉旨回家祭祖。
回到义乌洋滩后,金台就把宋英宗所赏的十万两御银,全部捐助给了法惠禅院和双林寺。双林寺用金台所赠的御银,扩建了1200多间僧舍。金台还在洋滩市的南街尽头,造了一座金台石桥,桥南建了一座金台串心凉亭。因金台受宋英宗封赐是逢官高一级的皇城殿上御教师,因此后来凡来洋滩市或路过洋滩码头的文官到此必须下轿,武官到此必须要下马。
可惜的是,这座凉亭与石桥,毁于上世纪80年代,不过,在义乌市徐江镇洋滩村南,这座石桥与串心凉亭的遗迹犹存可辨。
宋英宗病故后,由朝气蓬勃的宋神宗即位。为支持王安石实施变法,宋神宗遣金台为王安石护身保镖10多年之久,为王安石推行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税法、保甲法等十大富国强兵新法立下了汗马功劳。王安石崇法,得知金台是双林寺俗家弟子出身,曾随金台到过双林寺,留有“东阳道中”诗篇为证。传说王安石家中的傅大士画像,就是王安石到双林寺时取回珍藏的。佛印和尚为其题像赞曰:道冠儒履释袈裟,和会三家作一家,忘却兜率天上路,双林痴坐待龙华。
据1987年版《义乌县志》第599页记载:“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赐‘宝林禅寺’匾额。传说就是为当年金台打擂奇功所赐,今北京有一条金台街,同样因为纪念金台后来带出了高徒周侗、徒孙岳飞等一代代民族英雄而命名。”
另据刘金祥等人2007年编的《义乌刘金氏宗谱汇编》中册第51页记载:金台之父金元,系汉光武帝刘秀之三十七世孙。刘秀三世孙于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封为义阳王(号称乌伤郡王),以镇越中。五代时,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义阳王第二十六世孙改姓金。金元名下虽然已无子嗣传承,但考其族谱,金元与今江东街道的五爱村、佛堂镇的山脚下村属同《塘西金氏宗谱》的族亲。
传说故事中的金立自从被虎叼去后,“竟奇迹般地在虎穴吮吸虎奶活了下来”。他自幼伴随母虎出入山林,练就了一身与虎一样奔跑如飞的本领。7岁那年金立跟随母虎下山,偶被武林高手蛋子僧收为徒弟,授其武功,人称“七岁弟”,后来助金台上京打擂获胜。
为了纪念金立吮吸母虎奶的传说,人们在母虎曾经出没的山巅上,建造了一个祭祀“七岁弟”庙宇。东干山也就从此更名为山大王殿山尖。蛋子僧驯服金立的故事,迄今已经1000年了,可是,这座建有“七岁弟”庙宇的山巅,迄今仍名“山王殿尖”。
- 上一篇:最美乡村 莱山村图片展览
- 下一篇:赤岸镇柏峰仙迹风光
- 没有相关新闻!
①义乌乡村在线上发布的所在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义乌乡村在线”或“来源:http://www.ywxc.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