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店村:穿着“金衣”的历史文化古村
地处我市南部五指分明、形象逼真的五指山和形似大象的后岗山之间的赤岸镇朱店村,是一个人杰地灵、环境优美的历史文化古村。这里有名人朱一新、朱怀新兄弟俩的故居,还让人羡慕的是,这座历史文化古村拥有一件远近闻名的“金衣”——豆腐皮,传统的豆腐皮加工业,其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是名副其实的“豆腐皮之乡”。
古村入“画”诉往事
早闻赤岸镇朱店村有个大夫第,这里是名人朱一新、朱怀新兄弟俩的故居,如今置身其中,着实有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在朱店村党支部书记朱萃明的陪同下,带着想象和好奇,踏足了朱店这个历史文化古村。在古樟奇树的掩映下,古村落的青砖灰瓦再现了原生态的风情,仿佛在诉说着往事。
“2012年我们村被评为了金华市十大优秀历史文化古村。”朱萃明自豪地说,如今进行了农村住房改造,建筑实用美观,困难家庭住房得到了修缮和改造。尤其是近几年创建美丽乡村建设,像春风般吹拂了这片青山绿水,将为朱店的村民带来巨大的变化。
村里的葫芦塘休闲中心、图书阅览室、棋牌室、老年活动室等文体活动场所,大大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村民的文化素养,也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村里的古迹、古文化、古建筑,如六房厅、大夫第等,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在朱一新的故居“约经堂”内,记者看到一口大水缸,静静地立在四合院的角落里。“小时候我就在这个院子里玩,听老一辈说,‘约经堂’里的这个书房就是朱一新藏书用的,这里的木门上都刻满了字。”邻村的村民毛江军告诉,这里的古建筑几乎都保留着原貌,将沉积多年的昔日文化和浑厚的学风慢慢释放……
豆腐皮里“捞”出致富经
人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在朱店村,豆腐皮香也不怕巷子深。跟随着朱萃明的脚步,记者走进了传统豆腐皮加工厂绿康食品厂,才到门口,一阵阵浓郁的豆腐香便扑鼻而来,只见厂里的工人正拿着泡好的黄豆磨着豆浆,另一边,炉灶上是10几口铁皮锅,正冒着腾腾的热气。这些铁皮锅和普通锅不同,呈上下一样大小的圆柱形,直径大约60厘米,豆腐皮就是在这些铁皮锅里做出来的。厂长王素仙说,黄豆用水浸泡一天后,用机器磨出豆浆,放进大锅里煮熟。煮熟的豆浆分别倒入捞皮用的铁皮锅里加热,表面便会慢慢浮起一层皮。说完,王素仙亲自为我们示范了捞皮的环节。她一边说一边精准地隔一定时间就将豆腐皮捞起,挑着挂在竹竿上。
从生产到加工到包装,这两天厂里的工人们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据朱萃明介绍,像这样上规模的豆腐皮加工厂在朱店村就有四五家,其中每家加工厂每天至少要销售一万张这样的豆腐皮。因没有添加任何防腐剂和色素,经过统一的包装,产自朱店村的豆腐皮供不应求,产销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等省市。豆腐皮成了朱店村真正的“金衣”。
“年前都是豆腐皮需求旺季,有时候本村的村民都会因为豆腐皮供不应求而买不到呢。”朱萃明说,村里的豆腐皮有了名气,不仅给村民增加了收入,也让村里剩余的劳动力有了好去处。
- ·传统工艺制作豆腐皮 (1-15)
- ·义乌乡村传说——豆腐皮的由来 (5-21)
- ·义乌豆腐皮、腐竹 (5-18)
①义乌乡村在线上发布的所在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义乌乡村在线”或“来源:http://www.ywxc.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