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大士和双林寺
2009-11-25,首届“双林—— — 傅大士禅宗文化研讨会”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佛堂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佛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厦门大学等 20 多所权威机构的专家学者,云集义乌,共同探寻双林的辉煌史迹,千年文化要地的复兴又将翻开新的一页。
义乌双林寺始建于公元520 年,底蕴深厚,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双林寺由达摩勘基、傅大士创建、梁武帝敕建,历史上规模之大、影响之深非一般寺院可比。有陈、隋两代帝王及大臣数百人曾为双林护持,文、炀两帝作书宣敕慰问,双林始祖傅大士儒释道三家圆弘,历代高僧辈出,文化传播日本、韩国、越南等邻邦而使其名声大震。
北宋时双林尚余僧舍1200 间。宋英宗治平三年,御赐“宝林禅寺”匾额。南宋嘉定年间,宋宁宗品定天下禅宗丛林,选出禅宗五山十刹,双林被列为十刹之八。元朝重修双林禅寺原先铭云:“双林寺者浙水大刹也。”明朝时誉为“震旦国中庄严第一”,清朝时号称“天下第三,江浙第一”。
而今双林寺被载入《中国佛教名寺》画册,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为双林寺亲题“弥勒祖庭”和“东土维摩禅双林大士傅善慧大师祖庭”。
双林始祖傅大士(497 ~ 569),姓傅名翕,字立风,号善慧,义乌稽亭里人,南朝梁代禅宗著名尊宿。他三次晋见梁武帝名动朝野,创建双林寺流芳千古,首创转轮藏造福教界。他开中国禅宗原始宗风,将修学和社会参与二者统一起来,其心性论成为后世禅学的核心和源头,其传奇人生和超凡智慧,成为《高僧传》中惟一的在家人,被尊为中国维摩禅始祖、佛学中国化的先驱、中华传统和谐文化的早期倡导和实践者,与达摩、志公共称梁代三大士,声名远播海内外。他提倡的儒释道三家和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周敦颐、朱熹等在中国历史上负有盛名的文人学士,都曾或多或少受到过双林文化的影响。双林寺自创建以来,更因其恢宏气势和灿烂文化,吸引了历代无数后人观瞻参学,凿崖造像,游历题咏。
重庆大足县的摩崖龛窟石刻造像群中,尤以位于县城 1.5 公里北山上“祈福”造像和位于城东 15 公里宝顶山上造像群为最。其中宝顶山上“三教合一”的石刻造像,由邑人(四川大足县人)密宗传人赵智凤,根椐傅大士创立的 “儒、释、道三教合一”理论, 于南宋晚期前后花了70 余年凿成。 18 个造像点, 近万躯神像, 图文并茂, 纵横交错, 内容丰富, 1961 年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被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出土的 《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 遗书, 目前发现有14 个卷子。 此外, 还有 《房山石经·辽金刻经》中收的《梁朝傅大士夹颂金刚经》 一卷, 《续藏经》 中也收了一些注解《金刚经》 时夹进去的 “傅大士颂” 。据香港衍空法师的研究,还有高丽和土耳其版的 《傅大士金刚经颂》 等。
双林还与日本佛教有过密切的交往,曾为中日文化交流作过贡献。日本早稻田大学至今存有《东阳郡乌伤县双林寺傅大士碑文》。唐、宋以来,日本佛教人士倾慕我国佛教文化的丰富和名山大刹、山水风景的秀丽,纷纷来浙朝祖庭、参禅学。北宋约有 20 余人,南宋、元、明各代均有上百名日僧来浙。他们来浙主要到台州天台和义乌双林。特别是元代以后,日本僧人到双林学习的逐渐增多。其中最著名的在日本平安时期(公元976-977 年),即我国宋太宗年间,日本的高僧源信与双林有过往来,他曾将凈士宗专著《往生要素》托宋高、杨仁带到中国,后来转到了双林道场。双林高僧于992 年请杨仁给源信带去回信一封、经典一批。
元代时,日僧到双林主要有铁印景印、寂室无止、大拙祖能等。他们都在双林住过一段时间,拜双林高僧为师,学习中西文化。
同时,在双林寺住过的中国高僧也有到日本传教的,其中最著名的是元代高僧明极楚俊, 他曾住持双林。 元文宗天历三年(公元1329 年),他应日本佛界的邀请,与竺仙梵仙一同东渡日本,历住建长、南禅、建仁等大寺。他宣扬中国式的禅风,对日本上流社会的精神生活起到了显著的感化作用,许多公卿、武士向他学禅,深得当世的尊重。明极楚俊擅长诗文,对日本文学的影响也很大,许多诗文流传至今。
日本多模仿我国造立经藏,如法隆寺经藏、东大寺劝学院经库、东大寺法华堂经库、唐招提寺经藏等。日
本经藏有单层者,如醍醐寺经藏、中尊寺经藏;有“校仓造”者,如东大寺、唐招提寺;然大多数为重层之建
构形制,日本经藏亦多模仿我国于堂内安置傅大士之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