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乡村传说——婺剧
婺剧,俗称金华戏,是集乱弹,徽戏、高腔、滩簧、时调和昆腔等多种声腔的剧种,因以乱弹为主腔,故属于乱弹场腔体系。民间亦叫“品玉班”或“群玉班”,1950年正名为婺剧。主要流行于金华、衢州、严州(建德)、处州(丽水)地区和台州的部分县市,以及江西的东北部、安徽的南部和福建北部一带。婺剧的声腔源于明代的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和昆由腔,是一百年前“花(部)雅(部)”交融流变的结果。
金华、衢州自古为东南四省通衢之地,陆路、水路交通方便,商业繁荣,文化发达,历史上出过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戏剧家,为地方戏曲艺术的孕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800多年来,它始终置身在浓郁的戏曲文化包围之中。它东南的温州,是南戏的发源地;北面的绍兴,是乱弹调腔流行的中心;西面江西弋阳、乐平是高腔发生、盛行的地带;东面又是余姚腔、海盐腔的发源地;西北的皖南地区则是微调的发生地。这些地方与金华山水紧密相连,不仅激发了婺剧的产生和发展,也很自然地把各地戏曲艺术带到了这片土地上。
婺剧中的高腔有西安高腔、西吴高腔、侯阳高腔三种。西安高腔形成于衢州一带,因衢州古称西安而得名。这种高腔唱时以鼓为节,有人帮腔,就是古代杂剧的“一唱众和,锣鼓帮附”的遗风,较为古朴。西吴高腔盛行于金华一带,因数次在金华西吴村开设科班而得名。腔调较为流畅委婉。侯阳高腔,起于东阳义乌一带,其唱腔比前两种更豪放。但它的音乐和呐喊式的烘托,略具喧噪。义乌是戚继光募兵的基地,戚家军中为行军助威,常有高腔配唢呐为乐,声威并震。因此侯阳唱腔历来为三腔之最,至令义乌高腔亦作为婺剧多声腔中的重要声腔之一。
婺剧中的乱弹,可分为浦江乱弹、东阳乱弹、金华乱弹、处州乱弹。乱弹是唱腔流丽婉转,擅长抒情。乱弹的基本腔调,亦以[三五七]为主,[芦花调]和[拨子]也常采用。
婺剧中的昆腔、是昆由腔流传在金华的支脉,人称“金昆”,由于常年在由乡郊野演出,为适应空旷草台的露天演出,金昆的声调比较高扬,又被称为“草昆”。婺剧中的昆腔,重在做功与开打,武戏较多,如《刀会》、《水擒庞德》、《悟空借扇》和失传已久的《赵匡胤雪夜访赵普》等。
婺剧中的徽戏自安徽徽州一带流入,并在金华扎根开花,较完整地保留了徽戏的原貌。徽戏以历史传奇为主,即南戏中“铁马金戈”的传统。与绍剧高腔部分的剧目相通。唱腔可分为“徽乱”和“皮黄”两类。今天研究徽戏,婺剧为之提供了重要的音乐和声腔史料。
婺剧中的滩簧戏原为坐唱曲艺,是清代嘉庆以后在苏南形成而流入金华一带之后的衍变。其剧目大多出自昆腔戏脚本,亦有江浙一带的乱弹和花鼓类的剧目,内容以市民生活为主。
婺剧的时调戏,以反映近代人生活为主,是清代以后各个时期的时行小戏的统称。
婺剧的六种声腔,尽管曲调不一,但演唱方法上却有共同之处。演员一般都采用真假嗓相结合的唱法。颇具特色的有两种:一是老生的“高云滚翻腔”,二是大花脸的“水底滚翻腔”。婺剧的打击乐也别具一格,采用大锣、大铙、大鼓,且有“先锋”(长号)、胡笳等特殊乐器,演奏时气势十分雄浑,表现力极为丰富。
婺剧班社过去因其兼唱的声腔不同,分为徽班、乱弹班、高腔班三种,亦有兼有几种声腔的,如三合班(亦称品玉班)、二合半班和群玉班(即五种声腔并存的)。三合班兼唱高腔、乱弹;群玉班由三合班演变而来,兼唱高腔、乱弹、徽戏,亦捎带滩簧或昆腔。在婺剧中,昆腔单独组班的很少,因为草昆后来只有温州和武义、宜平等地别行设班,而与婺剧分家。乱弹班艺人多浦江籍,除演“本工戏”外,也兼演部分徽戏。所以,婺剧中以浦江乱弹、义乌高腔、兰溪滩簧和龙游时调最为出名。
婺剧长期以来均由男演员扮演。1935年后,受京剧髦儿戏影响,微班先后办了民生等五个女子科班,其他班社也纷纷效仿,随团带女徒。
婺剧是一个在农村土生土长的剧种。艺人多系农民出身,以前,农闲时出外组班演戏,农忙回家生产,到抗战初期才有固定性的班社出现,且长期流动于由乡、演出于广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剧情质朴自然、引人入胜,音乐高亢爽朗、气势磅礴,表演鲜明生动,生活情挑强烈,服装大红大绿、对比鲜明。
婺剧的剧目取材范围很广。由于各种声腔不同的特点和特征,多有侧重。它既善于反映古代历史的政治和战争题材,亦善于表现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它有很多生动别致的喜剧,如《漆匠嫁女》、《僧尼会》、《打灶分家》和《牡丹对课》,也有令人捧腹的闹剧如《程咬金闹殿》、《打郎屠》、《偷米吃酒》和《桃园三结义》,亦有使人感叹的悲剧《三家绝》、《阳河摘印》和《安安送米》,亦有使人回肠荡气的历史传奇剧《马陵道》、《郑子明闹殿》和《水擒庞德》,更有别开生面的《三请樊梨花》、《李密投唐》、《伯牙碎琴》、《杨滚花枪》等。
婺剧的剧目丰富多彩,据50年代初统计,能演出的大戏有390个,小戏400余个。现在已有多种失传,尤其在表演艺术上有青海省高难度技巧已较难恢复。
婺剧在表演艺术上以鲜明生动与强烈粗犷相结合。不但保留了许多傀儡、傩舞、目莲戏等古老的表演动作和程式,且拥有变脸、耍珠、舞叉、窜火、窜梁、穿刀、十八吊等大量特技表演,如《杨滚花枪》父子演武的抛枪换枪一百零八手变化多端的花枪绝技;《悟空借扇》的夺扇舞扇的古典舞蹈;《水擒庞德》中的关羽、周仓、关平富于雕塑美的夸张造型。由于各种行当都功夫较深,能文能武,因而往往文戏武做,武戏文唱,艺术感染力十分强烈,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贯彻执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婺剧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今天,全省有专业婺剧表演团体11个(民间剧团100余个),拥有演职员1,000余人。流行地区逐渐扩大,并几上北京、上海演出,还远涉重洋,登上了世界戏剧舞台。
婺剧的剧目整理和改编、创作工作,有了新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整理了《黄金印》、《孙膑与庞涓》、《三请樊梨花》、《送米记》、《九件衣》、《米烂敲窗》、《雪里梅》、《牡丹对课》、《挡马》、《僧尼会》、《昭君出塞》、《断桥》、《槐荫纪》等,《断桥》曾被戏曲家田汉誉为“天下第一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剧团除改编、创作上演一些古装戏《白蛇前传》、《梨花狱》、《讨饭国舅》等以外,还有一些现代戏如《桃子风波》、《雷锋啊雷锋》、《拨浪鼓金曲》、《鹰之歌》、《贺家桥边》等一批优秀剧目。同时,婺剧大量地上了电视,搬上了银幕,拥有的观众越来越多。
在音乐上,婺剧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丰富了伴奏乐器,增加了大胡、中胡、小鼓、大三弦,徽戏有时也适当地试用笛子作为主音乐器,高腔的接腔初步恢复为帮腔,恢复了不同工调的伴奏,还创造了新的板式。
五十年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婺剧界人才辈出。老一辈的有江和义(老生)、李朝梭(老生)、胡志钿(红生)、徐东福(丑)、汤吉昌(男旦)、胡方琴(老生)、周越先(旦)、周越桂(女小生)、周越芗(女小生)、徐汝英(旦)、申爱凤(女小生)、叶竹青(旦)、潘池海(生)、马其足(花脸)、盛元清(小花)、王金龙(小生)、王景春(老生)、叶阿苟(老生)、叶根先(丑)等,不仅在浙江和华东戏曲会演中获奖,在观众中亦影响很大。中青年演员更是后来居上。如郑兰香、吴光煜、严宗河、张荷、方允均、葛素云、严志萱等,现在也桃李成荫了。近十多年涌现的新人,如陈美兰、张建敏、周志清、赵姝珠、苗嫩和朱元昊等,更是一批冉冉升起的婺剧星群。
老一辈剧作家谭伟、王杰夫和方元,以及中青年导演徐勤纳、叶茗等,作曲家陈金声和楼敦传,舞美设计王扬和倪如松等,组成了当代婺剧界一支综合的生力军,为婺剧的再创辉煌作出了贡献。
古老的婺剧艺术,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无微不至的关怀。1962年,毛泽东在杭州观看了婺剧滩簧《牡丹对课》,并亲切地接见了郑兰香等演员,说:“你们这个戏改得不错,有新鲜感;神仙斗不过凡人,老不如小,让老想占便宜的人得不到便宜。”1962年,浙江婺剧团上北京演出,周恩来、朱德、陈毅、贺龙、李先念、彭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观看了演出。周总理对婺剧的《断桥》评价很高,并且为婺剧在艺术上的继往开来作了指示。
近几年来,婺剧又曾在文化部和浙江省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安排下,先后赴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德国、美国、日本等国演出和交流。
- 上一篇:义乌乡村传说——乌伤的传说
- 下一篇:义乌乡村传说——豆腐皮的由来
- 没有相关新闻!
①义乌乡村在线上发布的所在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义乌乡村在线”或“来源:http://www.ywxc.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