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堂美食“千张麺”的真实故事
传统的佛堂千张面,其实有“千张切麺”与“千张拉麺”之分,
其中的“千张切麺”,虽然以味道鲜香、碗麺清靓,颇具色香味俱佳之特色。其业主陈惠兴(1902~1992),江西人。晚清年间随父来到佛堂镇上经营江西馄饨、碱水切面。其擀面技法独特,采用上白面粉加适量食用碱和清水,用一根直径4公分,长约1米的圆棍棒擀面。擀至面薄如蝉翼后,切成成6公分见方小块。用鲜猪脊肌纯精肉泥作馅包馄饨;切每条长约二十公分,宽约0.3~04公分,称为碱水切麺。其味道,佛堂人称之为“切麺加千张,鲜美没法讲”。其技巧,主要掌握在煮麺时,先将豆制千张放入沸汤中“滾”一下,(以除豆醒味),再将切麺入锅沸煮上浮,即可与千张同时捞出,装入放有调料的碗中食用。当时佛堂人称“惠兴切麺加千张,难得口福才能尝”。形容制作工艺繁杂,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于“千张拉麺”。使之目前已经濒临失传。
传统的“千张拉麺”工艺简单,技术性强。近年能成为“义乌十大美食之一”,其主要由佛堂镇后阳村周兴法、周兴华兄弟俩,得其母亲王观云的真传,对传统的“千张拉麺”,进行了技术改良的成果。
王观云,1934年生。1955年受当时金华军区李徳生军长邀请,为他当家佣。后随李调动,先后到安徽合肥、到北京,一直侍候李徳生同志的日常饮食工作。十多年走南闯北的随军生活,练就了一手烧制拉麺的好手艺。文化大革命期间,因李被困“牛棚(隔离审查)”,王观云回乡,安排进义乌皮革厂工作。
1991年,原在义乌皮革厂顶母职工作的周兴法下岗后,其母帮他在佛堂镇建设路,开了一家“千张拉麺”店,以其独具清香的“千张拉麺”口味,回头客骤增,一炮打响。
2000年,原来打工的弟弟周兴华,在哥哥周兴法的帮助下,辞职开店。佛堂“千张拉麺”,在周氏兄弟俩的精心调理下,以汤清、麺香、调料讲究、出手快捷之特色,立即传遍义乌。登上了义乌美食之一的宝座。近年来,尽管同行竟相效仿,周氏“千张拉麺”,一直以色、香、味,成为佛堂古镇的一张名片,揺摇领先。其诀窍概括为如下四句话:
“面坯必须扭捏透,用油荤素要讲究;千张面在锅中煮,清汤调料碗中泡。”
其工序为:
“面坯必须扭捏透”:选用上等面粉100市斤,掺2市斤左右精盐,根据天气冷热,适量适时加水拌和,反复扭捏韧、透后,搓成麺条坯备用。
“用油荤素要讲究”,必须选用当天宰杀的鲜猪肉,取皮下肥肉,分别熬制成红、白两种熟猪油。其红的熟猪油,加适量的红辣椒籽(不用辣椒皮)煎熬,供喜辣顾客食用;白的熟猪油,供不食辣味的人食用。然后用素油(植物油),炒腌甘兰(或腌雪菜)咸菜、鲜猪肉的精肉丝,炒成“麺签头”备用。
“千张面在锅中煮”,必须先取拉麺坯拉好备用,强调选用以大豆为原料、手工制成厚度不超过2毫米的“豆制千张”数片,切成宽约1公分的千张条下沸锅,再将拉麺下锅涨煮。
“清汤调料碗中泡”, 千张与拉麺在锅中煮时,取麺碗,碗内放入熟猪油、葱、姜、味精等调料,用热开水冲泡成半碗汤;待锅中麺熟,捞出盛入碗中,然后在碗麺的上头,加盖上咸菜或肉丝签头。即可食用。
同样的制作工序、同样的原材料。为什么佛堂镇周氏兄弟的“千张拉麺”的味道,总是与众不同,高人一筹?个中的奥秘,就在其取料的“适量”、操作的“适中”、“宜做不宜传”的灵活掌握之中。
- 上一篇:“显佑伯”托梦的故事
- 下一篇:一个让村民自豪的旗杆脚村
- 没有相关新闻!
①义乌乡村在线上发布的所在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义乌乡村在线”或“来源:http://www.ywxc.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