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让村民自豪的旗杆脚村
旗杆脚村,原址位于今佛堂镇西湖山村基督教堂的原址一带。由王宅第十六代,排行珪八二的王赵钢(1497—1549)第三个儿子王义琥创建。
传说:王义琥,善长烹饪,能炒一手好菜。明嘉靖年间,经地方官推荐,上京当御厨,深得嘉靖皇帝恩宠。当他告老还乡时,嘉靖皇赐他“御厨”锦旗一面。王义琥为了玄耀自己,天天把这面“御厨”锦旗插在家门口。俗话说:宰相家奴七品官,何况王义琥曾是皇帝身边的人。县官知道后认为:皇上恩赐的“御厨”锦旗,岂能如此随便插在家门口的!马上请石匠,打造了一副石制的旗杆脚送到王义琥家。嘱王义琥得把这面“御厨”锦旗,升挂在安装于石制旗杆脚上高高的木旗杆上。王义琥门前的“旗杆脚”,也便成了一个村名。
1922年,特大的“壬戌”洪水灾害,使“旗杆脚”村舍大受创伤。
经过20年努力,“旗杆脚”村民刚刚恢复元气,1942年5月21日,佛堂镇沦陷后,日本侵略军为了开辟掠夺佛堂塔山砩石矿的储运场,放火烧了佛堂镇西旗杆脚六七十户村民的房屋。6月初,连降几天暴雨,义乌江山洪暴发,一场仅次于壬戍年五江头的特大洪水,把被日寇烧得遍地焦土的旗杆脚村冲刷得片瓦无存,成为一片黄沙滩。洪水期间,许多村民逃进渡船内求生,惨无人性的日军把满载难民的渡船当枪靶,开枪射击,造成渡船在洪涛中翻船,淹死十一人。其余幸存者,在乡亲们的抢救下,从此散落到佛堂镇内和白屋、坑里等自然村中居住。一个沿袭了四五百年的旗杆脚自然村,从此荡然无存。
2008年,“旗杆脚”村民又在原来的旧址上,自筹资金数万元,竖起了一根10多米高的金属旗杆,挂上了一面十分精致漂亮的三角形大旗,旗上绣上“御厨”二个大字,并以玄耀自己祖先的骄傲,在这里创办了一个湖山村老年协会兼村文化活动中心,
- 上一篇:佛堂美食“千张麺”的真实故事
- 下一篇:“三栖”古市话倍磊
- ·湖山殿下村的由来 (7-30)
①义乌乡村在线上发布的所在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义乌乡村在线”或“来源:http://www.ywxc.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