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皇川胜迹探微
小乔
三国东吴吴夫人,是孙权的母亲,她的弟弟吴景是丹杨太守,他们为孙氏皇朝开创江东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孙策死了以后,孙权少年统业,吴夫人助治军国,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她是哪一年死的呢?吴书说是建安七年(202年),后来斐松之加了一条注却说:“按会稽贡举簿,建安十二年到十三年阙无举者,云府君遭忧,此则吴后十二年薨也。八年九年皆有贡举,斯甚分明。”所以是陈寿搞错了的,而且建安七年吴夫人还是最高决策人(见三国志周瑜传注一),可见当年即死的可能性也不大。陈寿所以搞错了,其原因是这一年,夫人“召集老臣,嘱以后事”,这样就误以为吴夫人死了,其实吴夫人是放权退休,跑到会稽郡来养老了。所以会稽贡举簿载得分明吴夫人还活了5年。那么吴夫人在会稽什么地方落脚,正史上没有明载。本人经过多年研究认为还是有蛛丝马迹可寻的。
首先金华,素来有吴夫人曾在金华造过塔的传说;另也有说吴夫人的墓在金华,而塔为孙权所造,是代表孙权看望他的母亲的。当时金华称长山县,是初平三年(192年)从乌伤县分出来,离开建安七年只相隔10年。其次永康县名的由来,据传是吴夫人病愈到乌伤县上浦乡礼佛还愿,当时即易名永康。赤乌八年(245年)分乌伤上浦乡定名为永康县。有人认为分县离吴夫人死(206年)巳过39年,所以与保佑吴夫人永远康健无关。但是时间已过了1700多年,具体的细节已无从查考,而要推翻一种讲法,必须有可靠的证据。有人还断言三国时乌伤没有佛寺。这是普通的历史常识问题,不属学术讨论范围之内,因为佛教从东汉明帝以前即巳传入中国,学生的教科书中已有明证;而况三国时,东吴佛像巳东传日本,1991年的文汇报就载得分明。至于有人宣称,乌伤县在双林寺前没有寺院,所以不存在吴夫人去上浦乡礼佛的事。那更是无稽之谈,请看最近出版的金华市志,内载有据可查的三国到南北朝,也就是比双林寺早的佛寺就有4家,而且在义乌城区出土的西晋器皿上面有许多和尚的造像(现藏义乌博物馆)。另外双林寺在南北朝兴盛一时,知名度极高,其产生必有其深厚的社会根基和历史枷源,武断说以前没有佛寺,那是无知的一种表现,用这个理由来证明不存在吴夫人礼佛的论断,更不足为训。
所以这二则传说应该说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是探寻吴夫人在会稽郡落脚点的一把钥匙。
那么吴夫人在会稽郡的落脚点究竞在哪里?
一、从“华川”古县说起
唐武德六年(623年)稠川分置乌孝、华川二县。“乌孝”县名乃乌伤衍化,由古代颜乌葬父的典故引伸,故县治在今之义乌稠城镇是名正言顺无可非议的。但华川从何而来?据记载县治在今之赤岸。所以华川应与赤岸有关系,但元人说“华川”即“绣川”,而绣川在乌孝县所在的稠城。古人难道会用乌孝县治中的湖名,去作另一个县的县名吗?这是不符合逻辑的。本人与金华地名办的一些同志对此早巳产生疑问,直到研究三国吴夫人的问题,这个问题总算有了眉目。
古华川县治在赤岸镇。从赤岸向东约20公里,现在留下许多地名,都和此事有关,如乔亭、石城、上孙塘、下孙塘、小孙塘、大孙塘、兆安、皇庐、上谷、皇阪寺、留仓、皇园、龙溪、皇阪、皇田阪、皇坎头,看起来有头有尾。这些地名,随着岁月的流逝,有的字已有了变动,但土语读音和以上所写的一丝不差。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皇田阪〔现名黄田阪)和王坎头,旁边有一条江,现名画水。“画”、“华”土音相同,而此地离赤岸镇不到30里,乃古华川属地。再联系赤岸附近的皇碑塘、皇庐(今名黄路)、皇阪寺、皇园(以上离赤岸镇最远仅8里),加上今东阳县境的皇阪、皇田贩、皇坎头,很清楚表明了这一带30余里平川乃古皇家庄园。境内的小溪二条,一称后龙溪,一曰龙溪,汇合成吴溪;而穿过皇田阪的大溪,就称为皇川了。到了唐时分县,因为孙氏皇朝早已湮没。通常地以水为名,但再用皇字已犯忌讳,所以聪明的地方官吏,就把同音“华”字取代“皇”字。随着岁月流逝,皇田阪一带划给东阳县管辖,华川巳失去本来意义而且与东阳县无关,“华”字就衍化为土语同音的“画”字,就顺理成章了。
二、这一带究竟是否有东吴皇家庄园
从地名来看,这里乔亭、乔岳皆与乔姓有关,大孙塘、小孙塘与孙姓有关;石城乃寄托石头城之意,俗称托石头,加上吴溪,以上都与东吴的国名、京城以及孙氏和乔氏有关,应该说是东吴部分皇族居住过的地方。借没有文字记载,难以令人信服。最近我查了三国志卷59,其中开篇吴主五子传第十四,孙霸目下载:“霸二子,基、壹。五凤中,封基吴侯,壹宛陵侯。
孙皓即位,追和、霸旧隙,削基、壹爵土,与祖母谢姬,徙会稽乌伤县。”这里就写得很清楚了,说明东吴末代皇帝孙皓,为了他叔父和他父亲不和,把他叔父的儿子“基”、“壹”的主爵位削掉,叫她的祖母谢姬和他的叔叔的二个儿子都迁徙到乌伤县安置。那么迁到乌伤县什么地方呢?和以上的地名一联系不就一清二楚了吗!所以古“皇川”乃孙吴皇家庄园是无疑的。
三、大乔小乔究竞是哪里人
大乔小乔是哪里人?1700多年来谁都没有讲清楚。清朝人沈钦韩说“乔公即汉太尉乔二玄”。但是乔玄生于公元108年,而孙策生于公元175年,比孙策大67岁,而且久病策罢,封、183年即巳病死,其时孙策刚8岁。而且正史有一段乔玄最小的儿子在178年被劫质的记载,其时乔玄最小的儿子都10岁了,而孙策只有3岁,加上年老多病,所以他不可能有二个女儿,可以嫁给孙策、周瑜。
我们要研究乔氏的出处,首先可从吴夫人晚年为什么要到会稽郡乌伤县停留着手,联系以上所述乌伤境内的东吴皇家庄园,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这里要提两个问题:首先一系列的地名,如孙塘、吴溪、皇碑塘、皇田饭、皇院、娘院、皇川等为什么傍依乔亭和乔岳而展开?其次乔亭附近既非政治经济中心,甚至不是县治所在地,又非名山大川,是什么东西值得皇家眷恋重视?这必定有其家属的历史渊源。而分析孙氏皇亲,只有乔姓和乔亭、乔岳关联。因为这一带村、山、塘大多以居民姓氏命名,而地名多为千古不易。所以乔亭必为古时乔姓聚居地,而且乔亭的地名,唐时即有文字记载留到现在,而称“亭”却是汉以前的名号。可见乔亭乃汉以前古地名无疑。联系正史关于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的记载,说明吴夫人晚年到乌伤一带养老,其原因只能与其守寡的大儿媳“大乔”有关系。因为“大乔’,是会稽郡乌伤县乔亭村人,她才会到会稽郡乌伤县来。试问其他还有什么原因?这个问题一解决,那么,“石城”、“后龙溪”、“大孙塘、小孙塘”、“上孙塘、下孙塘”、“皇碑塘、皇院”直至“皇川”等一系列地名为啥傍依乔亭碾开不就一清二楚了吗?正因为大乔丈夫孙策早丧,传位孙权,她在京城既非皇后,又非太后,诸多不便,便思回娘家隐居。但是江东基业又是其丈夫所开创,她又不甘寂寞,在娘家乔亭村旁一里造了一个城堡,以京城石头城来命名为“石城”,以寄托对石头城的幽思,所以老百姓一直叫石城村为“托石头”。至今石城村还有城堡遗址,四面环水,二桥相通,面对乔岳双峰,似有大、小二乔的意思。城堡东一塘称大孙塘,堡西一塘称小孙塘。另外离此约20公里,今东阳市也是古皇川流域,尚存乔姓村落,据南宋宰相东阳人乔行简说东阳乔姓因为子孙没有文化,谱谍宋时即已珍绝,可见古乌伤有乔姓氏族无疑。而今存东阳乔氏宗谱是后人所造,以此来否定上述分析乃不足为据。正因为吴夫人、大乔留下皇家庄园,所以孙皓当皇帝后,将其祖母谢姬和孙霸的儿子基、壹徙乌伤也就合情合理了。
曾发表于:《浙江地名通讯》第103期,1993年9月20日;
《中国文物报》第424期,1995年3月12日。
- 上一篇:容安古堂
- 下一篇:有关兔(年)的谚语、对联
- 没有相关新闻!
①义乌乡村在线上发布的所在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义乌乡村在线”或“来源:http://www.ywxc.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