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窑村:“窑”望当年制陶业
义亭镇的陶器制作始于北宋年间,迄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当中,该镇的缸窑村曾以做工精良、品种繁多而闻名遐迩,一度成为当时的典范。3月中旬一个温暖的午后,记者走进这个风景旖旎的缸窑村,探寻昔日辉煌的制陶岁月。
缸窑村是杭畴工作片的所在地,曾经是专门制陶开酒坊的古村。这里有古建筑群:十八间、十六间、十四间、七间等。其中,“十八间”的古建筑最为宏伟,2011年,它被列为义乌市级文保单位。
说起“十八间”的故事,缸窑村的老人们滔滔不绝。“这个古民居的创始家族,就是靠制陶器、卖陶器发家致富的。”在老人们看来,如果不是这个地势东高西低,且地下蕴藏丰富陶土资源的缸窑村,“十八间”的主人或许过不上风光的生活呢。
古民居“十八间”内设有谦受堂,雕梁玉柱均极为精致。“早之前还有珍珠灯,可好看了!”村里老人陈奶奶说,她是土生土长的缸窑村人,十几岁的时候还看到过漂亮的珍珠灯挂在“十八间”里,只可惜在上世纪60年代,大部分好看的宫灯、牛腿遭到人为破坏。
虽然经过几百年的岁月侵蚀和“文革”的毁坏,如今仍然幸存了不少精美的建筑物,屋内常年挂着美丽古老的宫灯——竹丝灯、玻璃丝灯等。由这些建筑艺术品,可以想见当时缸窑村的繁荣。
大约在1793年,陈维恒首家从杭畴移居缸窑村,在这里办陶器厂兼种田,全家人勤劳苦干,艰苦创业;到第二代陈鼎远(即元兴)时建了“十八间”。“曾经看到过‘十八间’里的羊皮灯,如果保留到现在,应该很有纪念价值。”80岁的陈泽芝回忆说,陈氏家族在缸窑村发家致富,自己从小就听父辈们描述那段岁月:陈氏家族制陶、卖陶,利用丰富的陶土制作日用陶器,产品在本地非常畅销,并经1.5公里外的马嘴渡口运往兰溪、衢州、龙游、江山一带。
缸窑村的形成只有200多年,村里主要的姓氏为陈姓,后来有冯姓、李姓及周边村的杂姓等。上世纪70年代缸窑村村北古龙窑发掘出一个陶制坐鼓(制坯用),上面刻写着办窑的主人为黄姓,可证明古代曾有其他姓氏在这里办过陶厂。
“那时候陈氏家族还办过‘丰记’酒坊,生意特别好!”陈泽芝说,“丰记”酒质量上乘,传说别的酒坊卖不出去的黄酒,如若盖上“丰记”的“印”便马上销售一空。
上世纪70年代,缸窑村的陶器发展到达巅峰。据记载,缸窑村曾有6座龙窑,其中3座是用于生产制陶的。兴旺的制陶业给缸窑村人带来了财富,不少人家过上了殷实的生活。
回望缸窑村的陶器发展,村党支部书记冯化林格外感慨。在冯化林的记忆中,建起“十八间”的陈氏家族依靠陶器发展创业,充分展现了缸窑村人不怕艰苦,敢为人先的可贵精神。制陶行业是个辛苦的行业,陶器制作要经过开陶土、备陶泥、制坯、贴花、上釉等多道工序,这些事情全靠人工操作。“干活往后退,整天泥做对,吃的不是酱(来),就是烂干菜”,这样的语句淋漓尽致地形容了人们制陶的艰辛。
尽管制陶挺辛苦,缸窑人天性乐观且充满智慧。眼看陶器产业越来越强,陈氏家族率先改做酒,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丰记”酒。质量上乘的陶器装酒封存,酒越存越香,广受客户喜爱。结束了一天的劳作,缸窑人还喜欢在晚上唱唱戏,听听曲,********生活。
如今的缸窑村,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陶器:水缸、米缸、水壶……走在村里的小道上,也能看到用碎缸片围成的围墙,用缸垒起来的墙壁,甚至还有用陶片砌成的古道。缸窑村的祠堂里设有古陶器陈列室,大头缸、龙缸、酒坛、茶壶、花盆等,琳琅满目,令人惊叹。
在缸窑村村南至今保留着一口古井,遇到干旱年,古井也不会干涸。现在,古井被村民们保护着。事实上,现代工业突飞猛进,古老的制陶行业最终会走向没落。缸窑人认为,保护古村落就应像保护古井一样,把历史悠久的制陶行业传承下去。
“缸窑村的古村落保护和乡村旅游已经在规划中。”冯化林对记者说,今后可以让越来越多年轻的义乌人通过缸窑村,感受到灿烂的本土文化精髓。
- 上一篇:义乌先贤陈榥造铁路
- 下一篇:后宅修建“游步道”:请市民洗个“森林浴”
- 没有相关新闻!
①义乌乡村在线上发布的所在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义乌乡村在线”或“来源:http://www.ywxc.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