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之父”德业垂芳 故居保留有形无神
半个世纪前,他用信念之剑在崎岖的生命旅途中挥斩出一片天地,赢得“棉花之父”的美誉;如今,在广阔的自然科学领域,无数的农业科学家踏着他的足迹前行,为推动我国棉花科技进步奉献才智……
在这位中国现代棉作科学奠基人——冯泽芳去世53年前夕,记者慕名走访了位于赤岸镇的冯泽芳故居,却发现这里房屋低矮老旧,摇摇欲坠,且“门前冷落车马稀”,令人唏嘘。
故居给人们留下深刻记忆
冯泽芳故居位于赤岸镇赤岸四村。踏着被岁月打磨得光滑的碎石,一路向不少村民打听故居地址,竟都遗憾地回答“不知”。辗转走进这院落式民居建筑,只见屋内落满尘埃,难以见到几件像样的家具。若不是目睹门前矗立的故居碑刻,很难断定它就是一代“农学泰斗”冯泽芳的故居。
据了解,冯泽芳1899年2月20日就出生这里。当时父辈虽经营一家小中药铺,但经济仍然拮据。他童年在乡下读私塾和小学,14岁进入金华浙江省立第七中学,1917年中学毕业后,因家贫未能继续升学而回家乡,在私立稠南小学当教员。次年,怀抱大志的他,考入免收学膳费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业专修科,从此一振双翅,翱翔于祖国广袤的棉花田,声震国内外。
“他老人家一生回到故乡三次,每次都匆匆作别。时间最长的一次,是其父冯汉规去世时回家办丧事的。”冯泽芳的侄媳、今年71岁的陈爱香说,冯泽芳有三兄弟,该故居当年由冯泽芳出资、其父建造。说着,她从墙上摘下一张全家合影照,当年的冯泽芳风采照人。
在村里,一些老者说起“棉花之父”,仍津津乐道:冯泽芳十分热爱棉花专业,克勤克俭,业内有“土包子”之称。1930年他考取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生后,挑选了国内的部分棉花种子带到美国做栽培实验。在康奈尔的3年,他从未去过电影院和娱乐场所,不会跳舞、唱歌、打牌、游泳、开汽车,连闲聊的时间都没有。
冯泽芳曾经对人讲:“自己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冯紫琅,二女儿冯紫云,三女儿是棉花。”
各地设立专项基金纪念棉业巨擘
冯泽芳一生坚持科学,治学严谨,在棉花科学研究、棉种繁殖推广和培育植棉人才等方面,做出了辉煌业绩。1933年他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后任南京农学院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所长。1955年,他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并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
1997年4月中国棉花研究所成立40周年纪念时,中国棉花学会的会友们为捐款铸造的冯泽芳铜像揭幕,时任棉花研究所所长的汪若海说:“至今为止,中国棉花科技界在学术与威望方面,尚未有超越冯老者,我们应该永远纪念他。”
1999年,义乌也筹款铸造了一尊冯泽芳铜像,并将它移入赤岸乔亭村的敦本祠。在敦本祠,记者瞻仰了冯泽芳铜像。“科技苗圃,院士摇篮”,“农学泰斗德业长存,名流风范垂芳千古”……一句句题字熠熠生辉,与冯泽芳铜像相得益彰,引人瞩目。
义乌旅美园艺家王梅园女士于77岁高龄时捐款一万美元,在赤岸小学设立“奖学金”,纪念她深深敬重的冯泽芳、孟成玉夫妇。
此外,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特设立了“冯泽芳棉花科技创新基金”。该基金发起人——棉花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喻树迅捐出他个人获得的“首届中华农业英才奖”20万元,作为基金的第一笔捐资。
别让宝贵遗产消失在风雨中
名人故居承载的历史和文化有多重?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名人故居镌刻着一个民族千百年的记忆,存储着不可再生的人文生态及国家记忆中最为深刻的人与灵魂的生命遗迹,是一个国家引以为傲的文化资本。
冯泽芳故居虽有后人居住看管,但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对此,不少人曾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如科学、规范、有序的加以保护和利用,切实改变“只保不修”的状况;拓宽故居保护资金的渠道,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参与保护性开发,争取国内外团体和个人对其保护和援助。
“在保护过程中,应去发现隐藏在故居中不为人知的珍贵细节,寻觅到故居独特的文化价值,设法再现故居主人独特的文化情怀,从而丰富故居的精神文化内涵,这也就容易引发人们了解故居了解名人的兴趣。”记者同时也认为,建立和健全与名人故居保护工作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亦是加强名人故居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
让飘摇的不再飘摇。但愿,我们不再为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消失在风雨中而扼腕叹息!
- ·棉花之父冯泽芳 (5-19)
①义乌乡村在线上发布的所在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义乌乡村在线”或“来源:http://www.ywxc.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