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磊村:“烟灶达千”第一村
一砖一瓦一椽一木勾勒千年文脉
驱车前往佛堂镇倍磊村,乡间的蝉鸣声由远及近,一浪高过一浪。村口小池塘边,蛙声阵阵,伴着蝉鸣一唱一和,汇成一首动听的夏日交响曲。
作为义乌商贸文化在村落空间尺度上的缩影,倍磊用一座古村的变迁,勾勒起千年文脉。从2016年启动的古建筑修缮工程至今,日渐复原的一砖一瓦、一椽一木,让这座村庄的历史满血复活。
“烟灶达千”第一村难得人间烟火味
倍磊南倚八宝山脉,北望当地称为“后畈”的千顷平畴,东边是丘陵,西临义乌江月亮湾;村内有东、西两条溪水在民居间蜿蜒流淌,村四周田畈则有数不清的湖、塘、堰,像块块翠玉镶嵌其间,自然景色十分秀美。
一条老街横贯古今,半街烟火,半街文脉,这便是倍磊老街的风韵,还是旧时模样,于深巷处,呈现百态百业。漫步于老街上,听着鞋底磕击青石板路面而发出的一声声回响,一如历史的回音。这是一条被时光眷顾的百年老街,有生活、有古迹、有情结。老街两旁的老式店铺还存留下不少,有米行、茶馆店、豆腐坊、理发店、杂货店……浓浓的市井气息,人来人往的烟火味,声声入耳的吆喝声,让我们看到明清遗风,更看到一条未经修饰的老街,不做作,不矫枉,在无声处繁华,呈现出记忆中的老街古韵。
倍磊村历史悠久,始于宋代,崛起于明代,清代成为义乌“烟灶达千”的第一大村。据史料记载,村落的发祥基于义乌江进入倍磊区域后,水势突然变得平缓、江面宽阔,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天然良港,因此也叫倍磊埠头。区位和交通的优势引发了集市贸易的兴盛,到了明清时期,倍磊成了重要的商埠。倍磊街上,南来北往的商客川流不息,交通便利和商业繁荣,使倍磊人较早地懂得做生意,外出的生意人也较多。得益于繁华的航运和天然良港,以及“街、市、埠”三者合一的独有商业模式,富裕了一代又一代倍磊人。
穿行于倍磊传统村落,上百座保存完整、古色古香的明清古建最为吸睛,悠远的历史孕育出灿若列星的建筑遗存。“倍磊街”以街心庙为中心,东西、南北两条大街纵横布局着众多传统建筑,村内现有市级以上文保单位、文保点15处,挂牌的历史建筑共有20多处。走进这些古建筑,只见内部布局错落有致、古朴雅洁,木雕简朴苍劲,房舍斑驳磨损,窗棂古典简约,似一坛坛密封的老酒,在时间里酝酿,见证了倍磊的沧桑岁月,成为倍磊村农耕文化、商业文化以及刚正勇为精神的写照。
“ 村内以居住改善为主的建设量增加,导致村落空间风貌混杂,成为横亘在倍磊村保护工作前的一道难题。”倍磊村党支部书记陈加斌说。有“困”必有“解”,经过多方探讨,倍磊村确定了兼顾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风貌的保护思路,即让历史遗存与当代生活共融,在现代文明的风景中赋予传统村落以新的生机与活力。
倍磊陈氏出名将抗倭御侮传美名
作为“义乌兵”的溯源村落,倍磊散发的魅力并非只是简单的历史遗产,而是这片土地上沉淀的无数感人故事。早在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49位倍磊籍的将校武官跟随抗倭名将戚继光谱写了一曲曲抗倭御侮、报国安民的壮丽凯歌。
据义乌倍磊陈氏宗谱记载,公元16世纪中叶,明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倭患严重。爱国抗倭将领戚继光闻知义乌倍磊一带民风剽悍忠勇,“民心可用”,遂来义乌募兵,欲打造一支敢拼搏、勇杀敌的抗倭新军———义乌兵。面对这历史机遇和召唤,刚正勇为的倍磊陈氏族人纷纷放下手中农活,抛却家事族事,义无反顾地投奔到戚继光麾下,为抗倭斗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仅1559年戚继光第一次来募兵,倍磊村就去了数百人。
倍磊陈氏宗族的子弟忠义刚烈,上了战场都能一往无前,奋勇杀敌,因此从军后许多人得到了提升。根据陈炳光先生所著的《义乌兵中的倍磊籍将校》记载,当年义乌兵中的倍磊籍将校武官共有49人之多。倍磊陈氏先贤曾用这样的词句来描述当年倍磊子弟在明军中盛况:“簪缨代有”“佩符拥旄者相望边镇”。
在倍磊四村文化礼堂,墙上“义乌兵中的倍磊籍将校简况”的图片很容易将人带回那段荡气回肠的历史。行走于村内,无论童叟,对于那段应征“戚家军”的历史都能说上一二。400多年前,中原大地上的狼烟烽火练就了义乌兵的钢筋铁骨;400多年后,义乌兵后代热血朴素的家风则在他们的故乡代代相传。可以说,义乌兵文化传承形成了义乌人“以民族大义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刚正勇为”的品格和精神特质,而这种特质也深深地根植于倍磊人的精神文化传承中。
岁月沧桑,时光流转,历史长河的滚滚波涛,带走了无数前尘旧事。朴素而坚韧的倍磊村,熬过了风雨的狂抚,温柔了岁月的催促,渐渐隐匿在繁华的身后,即便容颜已经沧桑,却仍能留给世人惊艳的一瞥,留下惊艳时光的古街古建,留下令后人傲骄的历史文化遗产。
品读陈氏祖训传承千年家风
不同的土地,涵养着不同的村落文脉,不同的文脉则孕育着各具特色的家风。行走在倍磊村这座千年古村内,纵横交错的狭长巷道,沿路的一砖一瓦无不在诉说村庄在漫长风雨中度过的经年往事。于此时、此身、此地,一代代的陈氏子孙自在安然地繁衍生息。
“圣谕广训,首申孝悌之义,事亲与事长并重,不孝与不悌相因……”在倍磊四村文化礼堂前,今年70岁的村民陈兴泉正声情并茂地朗读着墙上的陈氏家规。墙上这则将传统中华文化精髓——“仁、义、礼、智、信”观念融入其中的古训,悄然间已被传诵了数百年,历久不衰。
据《倍磊陈氏宗谱》记载,南宋咸淳年间,陈氏始祖陈廷俊从东阳县安文迁此定居发族,迄今已有700多年,但从史料的吉光片羽中不难发现,倍磊的历史应该比此更长。现今流传于世的《陈氏家训》,林林总总足有几十条。家训从孝悌、亲情、修身、齐家、睦邻、济贫、教子、嫁娶、志节、德行、为官、奢望等方面对陈氏族人作出了规范和要求,是家族育人、治家、励志成才的座右铭。作为倍磊陈氏族人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引领着整个家族在历史长河中前行。
“《陈氏家训》的特点,就是家训中不仅有厚重的家国情怀,而且注重从日常生活的小节培养子弟勤勉、忠恕、正直、清廉的品格。”陈兴泉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数百年来,被家训熏陶和润泽的陈氏后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始终将故乡故土装在心中,乡音难改、乡愁常在。
数百年前,倍磊陈氏始来到此地结®定居,繁衍生息。时光荏苒,古村的一山一水、一街一巷以及一砖一瓦间纷纷扰扰缭绕着许多记忆。如烟的岁月中,古村历史文脉里流淌着的绵绵家风,如合村而来的双溪水,滋养着代代倍磊人在新时代中砥砺前行。
如今古朴中的倍磊村透着新的活力。宽阔笔直的村道、古色古香的楼房、郁郁葱葱的植被……徜徉其中,可闻花香,可听鸟鸣,令人心旷神怡。再往村里走,一条老街,数十幢保存完好的厅、堂、祠、阁,随处可见的村庄历史文化墙以及数十口饮水思源的古井,陈氏家族文化在一景一物中点滴体现。
以好的家风,共同托举起“美丽乡村”,推动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这些年,倍磊四个村的村两委干部通过建立村规民约、开展移风易俗、举办民俗活动等形式,引导广大村民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和美德,汇聚起形成农村好民风和好风气。好家风吹拂新农村,赢得了广大村民的认可,也提升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把家风家训进行凝练提升,打造成我们秀美乡村的道德风景。”倍磊村党支部书记陈加斌说,“不仅历史厚重、风景优美,陈氏家风惠及全村,内蕴的民风也将更美。”
转载《义乌商报》
- 没有相关新闻!
①义乌乡村在线上发布的所在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义乌乡村在线”或“来源:http://www.ywxc.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